|
【佛山陶瓷网】财经作家吴晓波:“价廉物美”是对制造业的一种诅咒 |
【2018】2018-11-26发表: 财经作家吴晓波:“价廉物美”是对制造业的一种诅咒 “其实,一直以来,价廉物美这四个字在我眼里,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18中国家居产业创新峰会现场的发言。吴老师的演讲从下午4点半开始,11月广州的午后,空气中还滞留着夏末 财经作家吴晓波:“价廉物美”是对制造业的一种诅咒“其实,一直以来,价廉物美这四个字在我眼里,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18中国家居产业创新峰会现场的发言。 吴老师的演讲从下午4点半开始,11月广州的午后,空气中还滞留着夏末才有的慵懒感。但听到吴老师的这句话,峰会现场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我觉得,这四个字是对制造业从业者的诅咒。” 财经作家——吴晓波 很长一段时间内,“价廉物美”作为中国主流消费哲学,引导着中国社会的消费观念。那些走进商场的人们,在消费时的唯一心理预期就是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商品。 而在这个消费预期的驱动下,制造业从业者能依靠的,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成本,二是规模。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凭借着“成本+规模”形成的巨大优势实现野蛮生长。但今天,中国的外贸总量从2008年以后持续下滑,依托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创业时代也已经结束。制造业从业者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但令人高兴的是,近年来,中国消费品市场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价格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倒置。人们不再单一追求“物美价廉”,而是开始相信“物美价平”,即消费者在追求商品质量的同时,愿意主动支付这部分的产品溢价。 2015年,吴老师带巴九灵小伙伴去日本玩,看着大家从日本带回国的马桶盖、电饭煲等商品,在回杭的飞机上写下了《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成为了中国消费升级的爆款文章,并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讨论。 2015年10月,吴晓波频道正式提出“新中产”概念。 这部分被重新定义的新中产人群,他们和之前信仰“价廉物美”的消费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在于他们开始为一些新的东西买单。”吴老师说。 1.为技术买单,科技带来价格脱敏。在过去3年里,技术重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为体验买单,从购物空间到体验空间。今天的年轻人如果仅以买东西为目的的话,那他们躺在床上就几乎可以完成全部需求,线下空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 3.为非标买单,新匠人产品的流行。“撞衫”成为一种不可容忍的“事故”,个性定制甚至快变成行业的准入门槛。 4.为服务买单,从硬件到解决方案。硬件的成本和规模红利已经用尽,全世界好的公司都开始卖解决方案。 5.为参与感买单,“四位一体”的消费者。消费者已经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投资人、设计者和传播者。产品从冰冷的硬件,变成了一种消费者全程参与的完整体验。 6.为设计买单,颜值即正义。商品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市场价值。颜值经济爆发,新中式消费成为一种审美消费。 新中式设计符号的崛起 “哪一代人最爱国?”吴老师在现场提问道。 “其实是现在的80后、90后,经济基础的殷实,让他们对民族文化拥有更强的自信。” 如果说十年前,中国女生要通过杂志去模仿伦敦、纽约、巴黎女生的穿着,今天的她们更愿意展示自己的个性。任何一个国家,当它的新中产阶级崛起的时候,也就是它的本土文化崛起的时候。 而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回归在家具领域掀起的新中式家具消费热潮恰恰体现了这部分消费趋势。 建筑大师梁思成对新中式的理解就是将中国特点和创新精神有效结合,产生符合新时代审美观的一种设计艺术视角。 根据2018年京东6·18促销活动数据显示,今年新中式家具销售额是去年的10倍,红木家具的销售额增幅达到了380%。且网购的主力军以80、90后的年轻人居多,新中式家具越来越受年轻人的追捧。 另外,《2019影响中国家居生活方式趋势报告》发现,从2015年开始,与新中式相关的微信文章阅读量持续增加,且每年呈现高幅度增长态势,部分文章的阅读量在2017年甚至达到了1亿。 从长远来看,消费升级浪潮之下,带有本民族设计符号的新中式家具在家具市场上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通过设计理念的创新,在造型、色彩上力求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新中式家具“天生”更具文化亲和力。 新匠人的“东方设计力” “我们给自己的定义是设计驱动型企业。” 在本次峰会上获得“2018年度中国家居产业新国货品牌”大奖的新匠人品牌——哲品的创始人张卫平说。 便携式茶具、创意冰酿冷泡“冰萃壶”……哲品的一系列产品都将东方茶文化的深厚与悠远和现代生活的简洁与便利“融合”在一起。 张卫平曾对自己的品牌做过一个分析:品牌消费者主要以85后为主,他们有一些显著画像特点:自信、知识结构完整、热爱生活,有文化属地情缘……而这恰好和新中产人群的画像重叠。 “我们是东方的基因,但用的是国际设计语言。” 过去几年,张卫平带着产品去各国参加展会,并为他的“东方设计力”打造了一套全球化的标准。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流行的生活方式都由西方定义,而中国制造却一直沦为代工和模仿。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习惯西方的生活方式?”张卫平说,“我想做的,就是用国际设计语言,让老外也能听懂中国文化。” 瓷砖相关 2013 50*200 25*200 900*1800 oshms18000 梵香1860 ,本资讯的关键词:2018中国家居财经作家制造业吴晓波价廉物美 (【2018】更新:2018/11/26 14:58: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