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陶瓷网】昨天,2018年度地学界影响力人物揭晓!75人上榜! |
【2018】2019-1-18发表: 昨天,2018年度地学界影响力人物揭晓!75人上榜! 1月17日,elsevier正式发布2018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数据来源是基于scopus数据库,其代表了中国学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此次共有38个学科的1899个学者入选,其中地球与 昨天,2018年度地学界影响力人物揭晓!75人上榜!1月17日,elsevier正式发布2018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数据来源是基于scopus数据库,其代表了中国学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此次共有38个学科的1899个学者入选,其中地球与行星科学学科75人入选。下面是2018地球与行星科学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及75位高被引学者相关资料介绍,看看2018年度地学界的75位影响力人物都有谁? 2018地球与行星科学高被引学者榜单 2018高被引学者资料介绍如下: 郑永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59年10月出生,安徽省长丰县人。1982年和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1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3年回国工作,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199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晋升为教授。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7-2001年任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主任,2002-2014年任中国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200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在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理论计算、大陆俯冲带流体体制与化学地球动力学、造山带变质锆石学及其地球化学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部分论文已经被国际sci刊物引用8200余次。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同位素体系平衡的地质年代学和动力学效应”、“扬子陆块北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和“大别-苏鲁陆壳俯冲带深部脱水和熔融及其元素分异效应”、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扬子板块俯冲的壳幔地球化学循环”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形成和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国家973项目“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和“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大陆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和重大项目“地球内部水的分布和效应”等。 吴福元 中国科学院 1962年8月生于安徽庐江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0 年入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1987年7月和1990年12月在该校分别获岩石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11月被聘为长春地质学院(后改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进修。2003年3月调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国内多家学术刊物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地幔岩浆作用与克拉通破坏。rb-sr、sm-nd、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sr-nd-hf-os同位素示踪与地球动力学。 李献华 中国科学院 籍贯浙江温州,1961 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88年12月-2005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2007当选美国地质学会会士 (gsa fellow)。 主要研究方向为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火成岩地球化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化学地球动力学、微区原位同位素实验。 肖文交 中国科学院 生于1967年12月。1989年7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并获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92年7月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获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秋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沉积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11月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古造山带大地构造学的综合研究工作,1997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构造演化开放实验室工作。1998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3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特提斯和中亚造山带造山与成矿作用等研究。以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相解剖相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等资料,在中国西部中亚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等进行增生造山作用过程及其特征研究,并根据增生楔-增生楔碰撞造山作用等特征提出复式增生-碰撞增生造山作用理论。已经发表科研论著200余篇(部),其中sci 论文140余篇,国际刊物客座编辑专辑10部。 santosh madhav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57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外国专家和教授,日本高知大学理学院的名誉教授。 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包括地质年代学),大陆、海洋和超大陆的演化,环境地学,地球历史与板块构造等多个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被引用14994次,编撰了多部专著和杂志特刊。 刘勇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71年6月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微量元素地球化学、la-icp-ms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壳-幔物质交换及地球深部碳循环作用。 1999年6月,在中国地质大学获得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6 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1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5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3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留学报国贡献奖”。2013《科学通报》2012年度最具贡献作者。2011第12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湖北青年五四奖章。2010第七届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2008首届武汉青年科技奖。20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07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6第11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徐义刚 中国科学院 1966年10月生,江苏常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地质系,1994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英国伦敦大学 royal holloway 学院地质系博士后。之后回国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6年4月起任所副所长,2010年3月起任所长。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地幔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深部动力学研究。 代世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地质学(包括煤岩学、煤地球化学、煤矿物学和煤层气地质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担任煤地质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主编,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94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1997年6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7年10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7年,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年,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4月,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5年9月,任国际有机岩石学学会主席。2016年8月,任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timothy kusky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9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专业。自2009年起全职受聘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获批中组部“千人计划”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球大地构造中心”主任和《gsa bulletin》杂志副主编、《lithosphere》杂志编委、《地球科学》(英文版)杂志副主编等职。曾任美国圣路斯大学自然科学赖纳特讲席教授和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国际冈瓦纳协会副主席,《gondwana research》、《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杂志副编辑、编委。 主要在北美、亚洲、非洲和特提斯域从事全球大地构造、汇聚板块边界新构造运动、遥感在地质学中的应用、前寒武大地构造等领域相关的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圈结构和演化研究。 王强 中国科学院 1971年1月出生,湖北省当阳市人,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岩石学学科组组长、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 1993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岩矿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岩石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和相关金属成矿的研究工作。 翟明国 中国科学院 1947年12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2年、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火成岩岩石学的研究。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等。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 1969年生,山东龙口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候模拟、海气相互作用、亚澳季风变率和东亚气候变化研究。 1987年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本科学习,1994年和1999年分别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中科院大气所博士后出站。先后在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曾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动力气象实验室lmd、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研究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加拿大环境部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任“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联合会”(iamas)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数值预报委员会、气候学委员会委员,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汪永进 南京师范大学 1959年4月出生,博士。198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岩矿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南京大学地质系沉积岩石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行星地球科学系研修古地磁学。1987年起至今,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从事洞穴沉积和气候环境演变研究,从不同时间尺度论述了亚洲季风变化历史、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构建了二十万年来中国石笋同位素气候地层学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 王岳军 中山大学 1969年8月生,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教授。 1991年1994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地球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1994-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任助研、副研。2002-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2014年入职中山大学。 研究方向为构造地质学、岩石大地构造和岩石地球化学。 孙卫东 中国科学院 1986年9月至1991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4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至1999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地球化学专业,博士生。1999年8月至2003年2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学院,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7年9月至1999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担任教师。2003年至2004年在德国马普化学所做马普所博士后、洪堡学者。2004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回国到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2005年获得杰青,2010年至2016年任中科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主任。2016年10月起在中科院海洋所工作,受聘为研究员,2017年6月起担任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中心主任。 主要从事海洋地质研究。主要开展“板块俯冲工场”(the subduction factory)研究。2016年入选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现为中国大洋钻探计划(iodp)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大型仪器中心-广州质谱中心主任。目前担任solid earth sciences主编,gca、acta geochimica及《地球化学》副主编。2010年至2013年担任(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学会负责亚洲事务的副主席,现为该学会fellow。2012年至2015年担任(国际)地球化学学会戈尔德施密特奖评委。2009年至2016 年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1年至2015年担任国际iodp技术委员会、科学评价委员会。 杨进辉 中国科学院 1971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学术带头人。现任副所长、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岩浆岩与大陆地壳演化、克拉通形成与破坏、地球与行星早期演化、同位素年代学、现代微区分析技术等研究。研发了热液金矿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方法,准确厘定了华北大规模金成矿时代。研发并利用多种副矿物的原位微区同位素和年代学分析技术探索花岗岩及镁铁质包体成因,为岩浆混合和岩浆形成热源提供了确凿同位素证据。提出华北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大规模金成矿与克拉通破坏之间内在联系,提出了decratonization(去克拉通化作用)的术语和内涵。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sci引用7600余次,h-index:45,进入isi全球地学高引用率科学家排名录前200名。 朱弟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72年7月生,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9-1997.7,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地质学专业,理学学士。1997.9-2000.7,成都理工学院地质学系地层古生物专业,理学硕士。2000.9-2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构造地质学专业,理学博士。2003.7-2007.1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从事青藏高原南部岩浆岩研究工作。2004年11月,被国土资源部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6.2-2006.6,台湾大学地质系访问学者(合作者:钟孙霖教授)。2007.12-2009.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合作导师:莫宣学教授)。2009年12月,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聘为教授,2011年5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课题:国家973项目(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第四课题: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岩型复合成矿系统与深部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西藏班戈-那曲地区晚白垩世时期的深部过程与地表抬升。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冈底斯弧的形成与cu-au +- mo成矿作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岩石圈由洋陆到陆陆汇聚过程的岩浆响应。 肖向明 复旦大学 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 1978 - 1982,厦门大学生物学学士。1984 - 1987,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中囯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硕士。1990 - 1994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生态系统科学,博士。1997 - 2008 ,new hampshire大学地球海洋和空间研究院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助理教授/副教授。2008 - 至今, oklahoma大学任教授。2013 - 至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主要有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生态系统科学, 自然资源科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大空间尺度上的生态系统建模,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评估,传染病的生态学。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山西运城市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业务副所长和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矿床模型和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勘查,针对我国东部燕山期板内大规模成矿事件,通过破解成矿时空分布规律、物质分布规律和构造控制规律,创新性构建了板内成矿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成矿理论,并有效指导找矿勘查部署。他提出的10组矿床组合模型,被有关地勘单位和矿业公司用于找矿勘查,推动隐伏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作为第一获奖人,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4项。 牛耀龄 兰州大学 1959年生,博士,兰州大学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导,1982年兰州大学获地质学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美国阿拉巴马(alabama)大学获经济地质学理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夏威夷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理学博士学位。 长期致力于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成矿过程,地球化学热力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地幔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岩浆的起源与演化及全球大地构造,俯冲带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板块构造的成因,洋壳和陆壳的成因与增生,壳幔循环/对流及地球化学动力学,大洋及大陆岩石圈的成因与演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张培震 中国地震局 1955年12月23日生,河南省淮滨县人,博士,地震动力学家。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87-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2015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至今在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震动力学研究,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的构造变形,研究大陆动力过程与强震活动习性,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生代构造变形、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究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有关领域产生较大影响。 何宏平 中国科学院 1967年10月出生,汉族,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1年和1999年分别在中科院地球化学所和中科院地质所获矿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4年在法国国立科技大学(insa-lyo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为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8月至2009年4月任研究所科技处处长。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任所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2010年3月起任副所长兼纪委书记。2015年7月起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兼副所长。2016年5月起任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粘土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结构与矿物化学、矿物表面物理化学、矿物材料。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 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成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古全球变化,长期以来,根据我国第四纪黄土和第三纪红粘土沉积,恢复过去七百万年来中国北方干旱区气候、环境演变历史,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在一系列野外与实验室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黄土高原气候变迁的旋回性、周期性等,并探讨了气候演变同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全球冰量变化及与青藏高原抬升的关系。 邹才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家。1963年9月生于重庆。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获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建立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并任首任主任,现任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常规-非常规油气地质科研与勘探工作,创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第一个发现北美以外更古老的页岩气层系和具工业价值的纳米孔隙,揭示非常规油气“连续型”聚集规律,首创“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提出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协同发展”理念。论证了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机理,建立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等沉积模式。阐明了古老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分布规律,构建“四古”成藏模式,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转变与重大发现。出版《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中英文专著教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郑建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骨干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于1985、1988和1997年获武汉地质学院(后改中国地质大学) 岩石矿物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88年留校任教员,1996、2000和2003年先后被评为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是围绕岩石圈演化、壳-幔系统岩石学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突出贡献包括: 1)提出了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蘑菇云状地幔置换作用模型。2)在华北南缘发现了目前所知世上最古老(≥36亿年)的大陆下地壳麻粒岩包体。3)论证了扬子大陆元古代地质体下广泛受改造的太古代基底存在事实。4)提供了扬子深俯冲地壳物质对华北岩石圈地幔强烈相互作用的实证。 万渝生 中国地质科学院 1978.3-1982.1,武汉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1982.2-1985.2 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成因研究。 对鞍本、冀东、鲁西、胶东和大青山地区进行了十余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在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最古老岩石研究、孔兹岩系、超高压变质年代学、锆石成因和shrimp u-pb定年、nd-hf-o同位素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对北美、西澳、南非、格陵兰等早前寒武纪典型克拉通进行过考察。 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二名)、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第一名)等项奖励。 刘纪远 中国科学院 1947年5月出生于上海市,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现兼任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igbp和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常委,全球陆地系统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以下简称lucc)的调查与监测、lucc时空过程规律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及lucc对陆地表层系统宏观生态过程影响方面的研究。 李曙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41年2月15日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先后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香港大学作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最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m-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年龄。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系统测定了北、南秦岭一系列蛇绿岩及岩浆岩的同位素年龄,为秦岭造山带多陆块拼合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次测定出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的二次快速冷却曲线,并通过同位素示踪对其多阶段快速折返机制提出较完整模型。 董海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2008年被聘为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已经发表国际sci论文100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李三忠 中国海洋大学 1968年8月生,祖籍江西省高安市,吉林大学地质学理学学士,构造地质硕士,理学博士学位。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围绕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及陆缘的前沿关键构造问题,利用构造解析的方法与技术来研究不同时期构造变形过程和大地构造演化。侧重东亚洋陆过渡带的古元古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关键变革阶段的典型造山带和盆地群,针对陆内构造和陆缘构造,集中对比分析陆壳不同深度层次与不同地史时期的不同类型构造、构造迁移规律与不同变形机制,探索大陆岩石圈垂向上多层次变形特性和剥露机制、平面上陆内块体间相互作用过程,并揭示洋底动力过程的资源、灾害和环境效应。 蒋少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64年12月生,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1984年和1987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bristol university)博士学位。2013年5月调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研究领域:(1)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2)成矿作用地球化学。(3) 现代和古代海洋矿产资源的地球化学。 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将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学有机结合起来,着重运用同位素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成矿过程与机理这一当今成矿学国际前沿领域,解决成矿地质理论与找矿实践问题。在硼、硅同位素及其矿床学应用领域作出开创性成绩。在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前寒武纪超大型硼矿床、不同类型锡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上获得具国际影响的系列成果。并在块状硫化物矿床找矿实践中发挥了作用。 刘征宇 北京大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海洋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千人计划”讲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大气-陆地相互作用与气候动力学、大洋环流动力学、古气候模拟、地球系统模拟 。 许文良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978.3-1982.1,长春地质学院,矿产普查专业,学士学位。1982.2-1985.3,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1985.4-1988.6长春地质学院 博士研究生, 岩石学专业, 博士。1988年7月-1991年10月,讲师,地质系。1991年11月-1994年10月,副教授。1994年11月-1997年4月,教授。1997年5月-2000年5月,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6月-现在,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2007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火成岩成因与岩石圈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在利用 “岩石探针”技术揭示陆-陆碰撞带大陆岩石圈演化以及古板块俯冲历史重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吴元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生于1971年4月。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1999.3-2002.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博士。1994.9-199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硕士。1990.9-1994-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系, 学士。2002.7–2004.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博士后。2006.1–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教授。 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方向包括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造山过程与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同位素地球化学、前寒武纪地质方面研究。 陈发虎 兰州大学 汉族,1962年12月生,陕西丹凤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1990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本科、硕士和博士,1995-1997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任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7年起任兰州大学副校长,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变化及其史前人-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先后开展了西部黄土地层与黄土古气候记录、晚第四纪气候快速变化、全新世干旱事件、干旱区湖泊演化、西风区湿度/降水变化、青藏高原环境考古、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的影响等研究工作。 孙继敏 中国科学院 孙继敏,博士,研究员,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任第四届国际地圈 - 生物圈计划“古全球变化(页)”中国工作组成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议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构造与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新生代古气候和青藏高原隆升的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担任“亚洲地球科学期刊”,“科学报告” “,‘地质科学’,‘第四纪研究’编委。 侯增谦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61年6月生于河北省藁城市,籍贯河北保定。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1985和1988年分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大陆成矿理论、矿床成矿模型和勘查评价方法研究。创建了碰撞造山带成矿理论, 揭示了碰撞成矿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机制。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铜矿、褶冲系铅锌矿、碳酸岩型稀土矿等成矿新模型,阐明了大陆碰撞过程中金属富集机制和成矿机理。初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区域成矿规律,科学预测了四条大型矿化带,理论指导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 张宏福 中国科学院 岩石地球化学家。西北大学教授。1962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籍贯陕西山阳。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大陆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研究。在地幔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等前沿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不仅造成岩石圈地幔组成和属性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最终导致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新观点,并证明其具有全球普适性。开拓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fe-mg)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地幔组成转变过程中熔体的性质和来源,拓展了地幔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杨经绥 中国地质科学院 杨经绥,岩石大地构造学家。1950年6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籍贯浙江余杭。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达霍西(dalhousie)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和造山带的岩石学与大地构造学研究。 在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原位金刚石,证明是自然界中一种新的产出类型,命名为“蛇绿岩型金刚石”。在全球多个板块缝合带的蛇绿岩中发现大量超高压和强还原矿物组合,建立俯冲物质深地幔循环和铬铁矿深部成因模式,开启了研究深地幔物质的一个重要新窗口。发现和厘定我国柴北缘、东秦岭和西藏松多等3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厘定东昆仑阿尼马卿和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组合,为建立高原北部古板块体制的演化做出重要贡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李四光奖等,选为美国地质学会会士和美国矿物学会会士。 陈斌 南方科技大学 1985和年在长春地质学院(现并入吉林大学)分别获学士(地质学专业)和硕士学位(岩石学专业)。年在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博士学位(岩石学专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014-2017)任教授,曾在法国雷恩大学、日本筑波大学、台北中央研究院工作,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长期从事地质学、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余篇。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科技部项目二级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余项,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研究领域包括岩浆起源、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与花岗岩-伟晶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机理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模拟。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岩浆-水热体系演化、大陆风化和海相沉积环境、行星科学领域的应用。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 安徽六安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66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化所硕士学位。1999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兼陕西省科学院院长等职。 长期从事全球环境变化、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的研究。率先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引入我国,系统的提出了控制中国古环境变化的东亚古季风理论,提出了末次冰期和间冰期冬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突发事件的证据和规律。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树文 北京大学 1958年生于吉林伊通,1982、1987和1991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学、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作用、ttg和其它花岗质片麻岩成因、中天山东段前寒武纪变质地块和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方面研究获得了重要成果。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 1954年7月出生于甘肃通渭,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78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学士学位。1987-1988 法国格勒诺贝尔大学冰川与环境一球物理所博士后,1988-1990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后,1993-1994 法国原子能中心气候与环境研究实验室访问学者,1995-1997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6-1999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研究员,1999-200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2003至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开拓和发展了中国的冰芯研究。 徐锡伟 中国地震局 1962年11月出生,江苏无锡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1979年入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放射性矿产地质专业学习。1986年7月和1989年12月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分别获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12月起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活动构造研究。1993年至1994年东京大学理学部地理系作博士后研究。1996年12月任研究员。200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人选。 长年从事于地震地质学与活动构造学研究。 朱日祥 中国科学院 1955年生于山西大同,地球物理学家。 197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系,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法国奥尔良大学荣誉博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三、第四任所长。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200余篇被sci收录。被sci引用7000余次。 长期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过程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 李占清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首席科学家。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j. geophy. res.”编辑, “acp”客编。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美国地球物理协会、美国气象学会会士(fellows of aaas, agu, ams)。 973全球变化项目、中美重大合作项目首席科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卫星遥感、大气物理和气候变化。主要研究课题:气溶胶、云、辐射、降水及其相互作用,地面与大气环境,遥感技术与应用等。在地球辐射平衡、云吸收、气溶胶直接与间接气候效应等科学问题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戴福初 中国科学院 1967年生于湖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获学士学位。 1993年7月在西安地质学院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 1997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预测预报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西南大型串珠状古堰塞湖成因、边坡灾害全自动监测与预警、降雨与灌溉诱发滑坡的发生机理及地震滑坡等方面的研究。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 1964年生于山西应县1983年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法国皮埃尔 - 玛丽居里大学(巴黎第六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后留所任助理研究员。1993年任副研究员,1996年任研究员,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古气候学研究,在风尘堆积地层学,古土壤与古环境等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曾任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古气候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古全球变化(页)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澳环球环境大断面(pep-ii)国际项目共同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科学通报”副主编等现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 {副词校长,全球变化中国委员会古全球变化工作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inqua)副主席,农历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黄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 全球与行星变化 ”及“ 过去的气候 ”编辑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球变化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青藏高原研究青年科技奖等奖励。 方小敏 中国科学院 博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1983.6 兰州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1987.12 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90.3 - 1992.9 英国leicester大学地理系中英联培博士生(环境演变),1992.9 中英(兰大-leicester大学)联培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领域。 杨世伦 华东师范大学 现任中国河口海岸学会理事,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基础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8.10,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83.7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98.10-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92.10-1998.10,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1988.10-1992.10,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讲师。1998.10-1998.12,兰乌特勒支大学地学院,访问学者。1998.7-1998.10,荷兰国家海洋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河口海岸沉积动力过程。河口海岸环境对流域入海物质变化的响应。河口海岸沉积地貌过程研究在管理和工程中的应用。 许天福 吉林大学 1962年2月生,辽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1980.9-1984.7,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水文地质专业,学士学位。1984.10-1987.7 ,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水文地质专业硕士学位。1991.10-1993.5,荷兰 delft国际水力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文学,硕士学位。1993.6-1996.12,西班牙la coru?a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1996.12-1998.11,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地球科学部,博士后。2006.6-2013,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地球科学部,研究员。2010-现在,吉林大学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于地下水多组份反应溶质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数值模拟、co2和核废料地质储置、地热能开发利用、天然气水合物优化开采模拟。 刘福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 1963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6~1997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1998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 长期从事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变质演化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以及中国北方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深熔作用成因关系研究。 龚道溢 北京师范大学 1969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 研究兴趣包括气候系统诊断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教授大气、天气与气候、全球变暖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张立飞 北京大学 1963年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4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10月至1993年1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进修。1995年1月-1995年7月: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高级访问学者(求槎奖获得者)。2000年3月-2001年4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学系访问学者。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系合作研究。2013.9--至今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与造山带形成与演化有关的变质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张立飞及其团队近年来在我国西部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并确定了新疆西南天山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壳超高压变质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柴北缘主体为大陆型超高压变质带中识别出了洋壳超高压变质的残片,从而为柴北缘由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的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关键证据。 杨崧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教授。197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并于1982年从该校取得硕士学位。1990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分别在美国大气与环境研究所、美国国家宇航局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任职。2013年1月他完全放弃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的终身职务,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全职到中山大学工作。 他主要研究地球气候系统,特别是季风区短期气候变化,侧重于大气-海洋-陆地的相互作用。 韩宝福 北京大学 1960年出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1993-1994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冈山大学地球内部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1999年起,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构造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长期以中国北方造山带基础地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 唐春安 大连理工大学 1958年3月生,湖南省黔阳县人。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82年,中南工业大学获得本科学位,1984年,东北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东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89-2006年,东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2007年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岩石破坏机理及其岩石工程灾害分析、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岩爆、突水、瓦斯突出、矿震、地表沉陷以及岩石工程结构或边坡稳定性分析等。 袁峰 中国科学院 1970年1月生于山东,现任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天体物理研究室主任。 1991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97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至2005年先后在南京大学、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入选中科院“引进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回国任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黑洞吸积以及外流理论、活动星系核、黑洞x射线双星、活动星系核反馈等。 景益鹏 上海交通大学 天体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咨询专家等。 研究方向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星系形成和演化、大型星系调查统计分析、宇宙结构的数值模拟。 杨小虎 上海交通大学 1974年5月生,江苏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天体物理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马瑟诸塞大学天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到位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任百人计划研究员。2009年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年获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2012年12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任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星系形成、宇宙暗物质暗能量、宇宙原初扰动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在宇宙学和星系形成研究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 刘敦一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国际前寒武研究中心(iprcc)主任,任igcp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物理系,1962年至今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从事同位素地质及其技术方法研究。 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超高压变质岩定年、蛇绿岩定年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首次发现并厘定了38亿年和38.5亿年我国最老岩石和锆石。 孟庆任 中国科学院 1994年于西北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作用、盆地分析、大陆构造变形。 张泽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 1960年9月8日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付主任。 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岩石学矿物学专业,留校任教。1990获硕士学位。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0年至今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工作。现为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 长期从事基础地质学,特别是岩石学和变质地质学研究,在超高压变质岩石学和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39篇,sci检索论文15篇。 高亮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宇宙学、星系形成、宇宙早期第一代恒星及星系形成、暗物质性质、宇宙结构形成、并行计算。 谢树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主要围绕地质微生物与全球变化开展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地质学权威刊物《geology》上发表论文5篇。指导的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论文。 研究成果曾被评为年度中国百篇最有影响的国际学术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担任《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与《地质论评》副主编,《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科学通报》中英文、《journal of earth science》、《acta geologica sinica》、《paleoworld》、《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刊物编委。 张宏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62年11月出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系教师,“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1986年和1992年分别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于花岗岩类与地壳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60多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0多篇。负责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个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个。 戴民汉 厦门大学 1965年4月25日生于浙江杭州,籍贯浙江萧山。1983年高中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1987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1995年在法国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起任职于厦门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海洋生源要素、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专长于海洋碳循环研究,注重海洋观测、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主要河口碳循环,揭示其co2源汇格局、关键控制过程与机理。提出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诊断方法定量解析边缘海co2源汇格局,建立了大洋主控型边缘海碳循环理论框架。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朱永峰 北京大学 1965年2月出生,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务: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 1982-1986年长春地质学院学习(学士学位,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1986.9-1988.12在长春地质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88.12-1993.5在莫斯科大学获得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理学博士)。1993.7-1995.7,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8-2004.4,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1999.10-2002.2,日本早稻田大学(visiting professor)。2004.10-2005.2,德国stuttgart大学(德国daad项目)。2004.04-至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专业及研究领域:矿床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新疆萨尔托海石英菱镁岩及相关金矿成因研究。新疆萨尔托海豆荚状铬铁矿矿床成因及其变质改造工程研究。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大型矿集区预测合作研究。该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沈正康 北京大学 1953年3月出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运用gps方法监测地形变及模型解释、地震物理学与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丁林 中国科学院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7月生于安徽省萧县。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91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9年于该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学研究,在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大陆俯冲-高原隆升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果。提出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和方式的新认识,发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大型碰撞周缘前陆盆地。揭示了碰撞后高原深部由大洋岩石圈俯冲向大陆岩石圈俯冲的转换。定量恢复了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揭示了冈底斯山于5600万年已隆升到海拔4500m以上。喜马拉雅山地区当时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其在2400-1500万年快速抬升并超过5000m。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首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政府特殊津贴,入选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 戴子高 南京大学 1964年11月生。1983年9月到1987年6月,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本科生。1987年9月到1990年6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硕士生。1990年9月到1993年6月南京大学天文系博士生。1993年6月到1995年5月,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后。1995年6月到1999年3月,南京大学天文系讲师、副教授。1999年晋升为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理论天体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主要从事中子星、脉冲星、伽玛射线暴、伽玛暴宇宙学等方面的研究。 陈均远 中国科学院 1939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60年进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在早古生代头足类系统分类和相关地层、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前寒武纪“瓮安生物群”等研究中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何锐思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教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发展办公室东亚分站负责人。 王力帆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获得者,紫金山天文台南极天文研究中心主任。 于清娟 北京大学 研究领域: 理论天体物理,包括动力学、黑洞物理、活动星系核和宇宙学。 20182018相关"昨天,2018年度地学界影响力人物揭晓!75人上榜!"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2018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20182018的支持,对于昨天,2018年度地学界影响力人物揭晓!75人上榜!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2012年 20*100 200*200 1800×3600 18厚石英砖 1800X900 318×306 618 ,本资讯的关键词:1983年发展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硕士学位2018兰州大学科学技术重点项目领军人才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科技创新 (【2018】更新:2019/1/18 4:17:20)
|